当前位置:首页 > 体系
高校博物馆悄然成为青年打卡胜地

2025-05-14 14:35:34

  文/本报记者 雷嘉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即将开放的高校馆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沙河馆室外展品——我国战略轰炸机:轰-6轰炸机

  “室外展区有12架退役飞机,能看到歼6、博物歼7、然成歼8和东风2号导弹。为青”“室内能看到国内几乎全序列的年打航空发动机,还能看到前苏联的卡胜P1、P2导弹!高校馆悄”

  最近 ,博物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沙河馆即将开馆的然成消息在年轻人扎堆的社交媒体上不胫而走。

  这个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的为青新博物馆筹建一年来,在年轻一代的年打航空迷、军迷中可谓是卡胜万众期待了,未开放已“未见其人,高校馆悄先闻其声”,博物让航空迷和军迷们跃跃欲试——毕竟,然成她的姐妹馆、位于北航学院路校区的老航空航天博物馆就口碑极高。

  博物馆已经成为国人度过周末和节假日最热门的地点之一。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北京这个大学和博物馆都非常密集的地方,“大学里的博物馆”正在成为年轻人热衷打卡的新地标。每当大学里有新的博物馆建成,或推出特色的新展,往往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有的展览甚至预约火爆、一票难求……“大学里的博物馆”正重构年轻人对“逛展”的定义——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社交的舞台,激发出更多青春的共鸣。

  学术基因

  让大学博物馆变高级

  新学期一开学,中国农业大学的昆虫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重新开馆,北京的多个昆虫爱好者微信群开始相约去打卡,其中多数是年轻人。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办公室白领,只要喜欢昆虫和昆虫学,中国农大的昆虫博物馆就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之一。

  北青报记者发现,大学博物馆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粉丝”群: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对“学院派”汉服发烧友来说是学习和考据的地方;在喜欢历史和考古的年轻人心中,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文物博物馆的吸引力接近国博;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是喜欢书法的年轻人必打卡之地;而对美术学习者和爱好者来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都是常逛常新的地方……

  这些年轻人爱上大学博物馆的首要原因,就是“专业”二字。大学结合专业所长,把学术基因在自己的博物馆里变成感染力,从而把“专业”做到极致,才能吸引有学识、要求高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通常都是博物馆的常客,而且兴趣所在不一定与本人专业、职业相关,但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某个领域有强烈的兴趣。

  硬核馆藏

  普通博物馆看不到

  大学博物馆的学术基因,凝结在那些在漫长的校史中积攒下的“硬核馆藏”里。以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为例,在学院路校区的老馆,镇馆之宝是在二战中令德军和日寇闻风丧胆的P-61“黑寡妇”战斗机,全球仅余两架,其中一架在这里。这里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歼-10”战斗机等300多件展品皆是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在新建的沙河校区新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发动机展区,展出的航空发动机数量、规模、种类、型号、年代、国别的覆盖面在国内都首屈一指。

  此外,在中国农大昆虫博物馆,能看到可以追溯至1857年的古老标本;在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唐代卷轴装《金刚经》、南宋精刻本《春秋经传》、已考证史上最大单页雕版印刷品清代《安民告示》,都静静述说着古中国印刷的高超境界……

  很难数清北京有多少大学博物馆,因为北京的近百所大学还在不断新建博物馆。正在建设中的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综合类收藏型研究性科学博物馆,很多人期待其自主研制、全尺寸复原的北宋水运仪象台;经过改造升级、去年10月重张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里,高1.7米的清代圆药柜“百眼柜”仍能旋转,还首次通过展览揭开了“九大仙草”的神秘面纱……这些展览都对年轻的博物馆爱好者有着巨大吸引力。

  大学博物馆的学术基因,让来这里参观的年轻人也带着学术属性,常见的做法是“有备而来”。北青报记者在中国农大昆虫博物馆里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儿子参观时,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该博物馆的特色展品、属性,甚至画上了参观路线。“这个博物馆太火爆了,周末常约不上学生志愿讲解员,我就自己做了点功课,好给孩子讲。”他说。

  为了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大学生常禹(化名)特意从良乡大学城赶来,来前还特意上网搜索了解了两位大师的相关内容。到现场之后他发现,自己提前做的功课没有必要,因为展览的开篇语、结语和每个单元,对两位大师的创作发展史、风格特色及转变、对中国画的重大影响和意义……都有详细而生动的阐述。学习展示艺术设计专业的他说:“这样的展览让我看到了展陈设计的非常高的专业性和境界,我在里面恋恋不舍地徘徊了一下午。”

  博物馆课程

  成为社交新方式

  3月8日,一场名为“春春江江花花月月”的夜场活动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拉开帷幕。百人共绘的临摹工作坊、“声声慢”的传统音乐盛宴、温馨的艺术疗愈与东方美学夜市,让美术馆仿佛化身为《清明上河图》中的长卷。“我和其他观众穿梭其间,既是观者,也是画中人。”29岁的秦雯雯(化名)参加了“百人传移模写工作坊”,和其他年轻画友一起临摹了齐白石《瓶花》、陈师曾《山水册》等8幅馆里正在展出的作品。虽然职业与艺术无关,但秦雯雯大学自学中国画,住到央美附近后更成为了这间美术馆的常客和会员,经常参加这里举办的各类讲座、公共课程等活动。在这里,她勤奋地学习和练习工笔花鸟,还结交了一群年轻的艺术爱好者朋友。

  类似这样的实践和服务活动,大学博物馆还有很多,这些活动就像年轻人热衷的“趴体”一样,把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吸引到一起,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比如,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系列工作坊课程,清华艺术博物馆的中秋音乐会、“手作之美”艺术创作体验等活动,报名都颇为火爆。中国农大的昆虫博物馆本学期将推出标本制作、知识竞赛等活动,很多昆虫爱好者已经摩拳擦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留住书香——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主题传统文化课上,可以了解传统装帧形式的发展与应用、学习线装制作工艺流程,还能体验亲手制作一本线装书。“在这里我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喜欢古老的布料、绣品、织品,一下子觉得自己不孤单了。”一位参加了北服族服饰博物馆工作坊课程的姑娘告诉北青报记者。

  ·延伸·

  免费“真香”但需预约

  对喜欢逛博物馆的年轻人来说,大学博物馆“真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免费!相对于预约难度大的国家级博物馆和门票动辄上百元的私立博物馆,北京的绝大多数大学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提前通过其公众号或小程序预约即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世界语言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等小众博物馆甚至无需预约,刷身份证入校就能参观(团体参观除外)。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只有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院美术馆等极少数大学博物馆对普通公众收费,票价从20元至50元不等,对外校大学师生、校友等都有折扣。

  免费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还能顺道参观大学校园,一些大学还组织学生提供志愿讲解……如此优质的服务难怪年轻人喜欢。此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有单独的出入口,想参观校园需另外预约;清华科学博物馆和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生物标本馆都位于校园中心位置,参观这些博物馆要先取得入校许可。还有一些高校博物馆仅在每周固定时间对外开放,预约参观前还需提前在官网、公众号上查询清楚。

  • 文化 | 综合 | 中心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浙江禾川股份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浙江建德新叶“三月三”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擦亮“金字招牌” 提升品牌效益  “南三集粹”未退费就关店  四川省消委会为充值会员讨说法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安徽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见闻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20余人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 原来是刷卡促销惹的祸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形同虚设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拿学历”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大托管”绘出农业丰收景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  浙江建德新叶“三月三”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发布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  【网络中国节】AI“复原”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  水上运动与民族风情相融合 这项赛事将在乌江水域上演  药香与鼓点  中消协启动2022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有得花、有得耍、有得吃,“三月三”展新颜!多彩民俗焕发澎湃活力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擦亮“金字招牌” 提升品牌效益  新会书院里的邕剧传承  【网络中国节】AI“复原”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  制造虚假访问量  深圳智硕云科技公司被罚300万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Piacontact中途改规则 美瞳不那么“美”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查验宝”升级改名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打传警示录  网络中国节·清明  “竹”载黄河文明的密码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的新时代|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  2万元的“可喜安”治疗仪能治病?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