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
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

2025-05-14 17:35:57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医保记者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局医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日前正式上线,保药购药者只需扫描药盒上药品追溯码,品耗即可获取详细的材追药品销售信息,了解药品的溯信“前世今生”。目前,息查询功线每天已有近3.3万人次使用该功能查询药品销售信息。医保据悉,局医药品追溯码就是保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品耗一盒药品的材追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溯信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息查询功线就存在假药、医保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据介绍,购药者注册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后,可进入“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进行扫码或输入追溯码查询。界面如提示“查询到1次药品/耗材销售信息”并显示该追溯码对应的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数据更新时间等信息,此情况说明药品来源属于正常合法渠道,可以放心使用。界面如提示“查询到多次医保药品/耗材销售信息”并显示出最近几次的销售记录,该情况说明被查询产品涉嫌多次销售,购药者可依据此信息按照《药品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要求,向销售此药品的定点医药机构索赔。

2024年4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全力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1月16日,全国已累计归集追溯码共158.06亿条,全国定点医药机构接入88.09万家,接入率达94.7%。

国家医保局表示,欢迎广大群众使用该功能,扫一扫药品追溯码,查一查药品销售信息,一同参与到药品安全管理中来,共同维护用药安全,共同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责任编辑:游婕
  • 综合 | 中心 | 文化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浙江禾川股份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  宁夏银川: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  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退一赔三”  陕西宝鸡: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查  湖北襄阳:贴近企业开展“三心”服务 破解医疗防疫用品紧缺难题  图解|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中消协梳理投诉发现:网络游戏侵犯消费者三项权益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  广东佛山: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吉林:允许紧急进口未在国内注册医疗器械  福建莆田查获2.88万瓶过期消毒液  21起投诉牵出182万涉案金!上海市场监管局查获89万余只违法口罩  中消协梳理投诉发现:网络游戏侵犯消费者三项权益  商店销售75%消毒酒精哄抬价格被处罚 山东公布一批违法案件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护航校园开学 全程守护首餐“陪吃”  红外线弹弓、电网……谁在“顶风”猎杀野生动物?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  宁夏银川: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  福建严禁发布涉疫情违法广告  福建严禁发布涉疫情违法广告  宁夏银川: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  宁夏银川: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  中消协调查直播电商购物满意度 蘑菇街问题多被点名  辽宁沈阳:开展线上消费维权法律培训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护航校园开学 全程守护首餐“陪吃”  全国51家景区加入防疫自律公约 承诺安全有序迎客  消费遇“坑” 辽宁法官以案说法教你维权  江苏南京:全力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41款染发剂 “纯植物”“纯天然”不靠谱  企业复工遭遇假劣口罩!上海查获涉嫌销售17万只假劣口罩案  中消协梳理投诉发现:网络游戏侵犯消费者三项权益  广东省消委会:春节期间涉疫消费投诉稳步下降  辽宁沈阳:开展线上消费维权法律培训  战“疫”进行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党员在行动  网上已有售卖!口罩竟然也阻挡不了人脸数据泄露  企业复工遭遇假劣口罩!上海查获涉嫌销售17万只假劣口罩案  福建厦门:加强网格化管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  虚假宣传药物疗效 北京密云一药店领到罚单  重庆:允许销售未在境内上市的医用口罩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云端”解纠纷  福建厦门: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菜篮子”  图解|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  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  山西严查价格违法行为 维护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  防疫不误民俗 上海松江市场监管局专项排查美容美发店  党员干部活跃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江西瑞金市场监管战“疫”风采录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